HCIE-Datacom | HCIP-Datacom | HCIA-Datacom |
HCIE-Cloud Computing | HCIP-Cloud Computing | HCIA-Cloud Computing |
HCIE-Cloud Service | HCIP-Cloud Service | HCIA-Cloud Service |
HCIE-openEuler | HCIP-openEuler | HCIA-openEuler |
HCIE-GaussDB | HCIP-GaussDB | HCIA-GaussDB |
HCIP-AI | ||
HCIE-AI Solution Architect | HCIP-AI Solution Architect | HCIP-AI-MindSpore Developer |
鸿蒙应用开发者基础认证 | 鸿蒙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 | 鸿蒙应用开发者定制课程 |
发布时间: 2023-01-12 15:09:49 点击量: 1146
近些年,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加速推进以及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影响全球竞争的关键战略性资源。我国自2014年开始大数据战略的谋篇布局,并逐步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迈进:2014年3月,“大数据”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内大数据产业开始全面、快速发展;2020年5月,《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预见,随着国内大数据相关产业体系日渐完善,国家大数据战略不断走向深化阶段,也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1年,依托华为生态资源,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正式开启校企合作模式,共建“讯方大数据产业学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成立校企合作联盟;组建校企混编“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订单培养,共建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大数据校内实训室;就业指导及推荐就业等举措,培养高质量的大数据及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与行业零距离培养”的生态合作目标,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合作标杆样板点,推动国家数字社会、智能社会发展进程。
01
体制创新:成立校企合作联盟
讯方技术根据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同既有专业发展又有合作意向的几百家华为生态企业,联合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盟。这些联盟单位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如:学院可以借助联盟单位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同时,联盟单位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以此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02
师资建设:组建校企混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在师资建设方面,校企双方始终把以产教融合为特⾊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位。具体表现为,制定多元化多样化的制度培训方案,共享校企资源,建立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强化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课教师的黏性,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拒绝浅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通过教师实践传播企业知识和文化,同时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师资培训等实践活动,促进专业与实践知识的融合,优势互补;建立企业高管、骨干教师相互兼职流动制度,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双方共建培训基地,为教师培训和学生实训等提供便利条件,支持企业开展教师培训,带动企业参与专业课教师的培训等。
讯方技术共委派30名高级工程师进驻重庆机电,截止至2022-2023第一学期,共完成21门课程3880课时的授课工作;
学校共选派16名教师参加讯方技术举办的暑期师资研修培训等活动,落地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03
人才培养:多措并举,拓广度强力度
(一)校企“三段四融”催生岗课赛证融通
围绕高质量经济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新兴ICT人才的现实问题,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创新实践“三段四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第一阶段:将ICT领域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实现以“产”助学,推进校企等多方融合;
第二阶段:通过人才培养创新孵化各种新项目,实现产学互助;
第三阶段: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引领产业目标。
“四融”则包括深度产教融合、课证融合、课程融合和创新融合。
深度产教融合: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目标制定到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互派人才、典型案例引入、校企协同创新、华为ICT大赛、学生顶岗实习等环节的全方位的产教融合;
课证融合: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作为职业本科,突出职业属性,在学生毕业条件中,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须考专业相关职业认证方可达到毕业条件,考过职业认证初级得0.5分,中级得1分,高级得2分,学生须累计2个学分方可达到条件;
课程融合:将华为国际ICT认证标准体系融入学期末实训周,学生通过实训周专项学习华为相关课程知识点,掌握ICT产业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具备通过相应认证考试的能力;
创新融合:根据企业的典型问题,企、校、生三方共同创新,攻坚破难,实现校企协同创新。
截止至2022年12月,校企在竞赛、专业共建等方面成果显著:
2021年9月获得第七届互联网+大赛重庆市铜奖;
2021年11月获得华为ICT大赛 实践赛-重庆赛区本科组云赛道三等奖;
2021年12月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赛重庆市一等奖;
2021年12月巴渝工匠杯重庆市“商务软件解决方案”三等奖;
2022年5月国家金砖会晤大数据比赛国内赛三等奖;
2022年5月蓝桥杯省级二等奖;
考取华为职业认证证书200+;
......
(二)共建实训室+开发课程资源
近年来,校企投入数百万元,按照大数据及云计算HCIE认证标准、5G认证标准与华为公司共建实验实训室,同步开发了《Hadoop生态系统及开发》、《分布式存储与处理技术》课程资源,将华为最新的大数据技术融入工程项目,重构了大数据技术课程模块的实训体系。
04
实习就业:落实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果
在实习就业方面,讯方技术联合自身业务线和多家生态合作企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实习就业服务。截止至2022年12月,重庆机电携手讯方技术已与重庆川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软件园有限公司、重庆本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网易、欧菲斯办公伙伴控股有限公司、重庆闪亮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文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华信智原有限公司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晶源之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200余家企业就学生实习实训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与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等事项达成共识。
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校企合作迎来首届毕业生。其中,2019级本科生顶岗实习目标就业率100%,已就业学生专业匹配率达到90%以上。
校企合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在接下来的合作中校企双方将立足于深化产教融合,在学校“双高”建设精神和建设任务的指导下,从“产、学、研、用”等多方面聚焦,为产业学院“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建设目标奠定了基石。未来双方也将围绕产业学院,在教师实践基地建设、师资能力建设与实践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实训中心、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创业、“1+X”证书培训认证、教研与科研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关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