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E-Datacom | HCIP-Datacom | HCIA-Datacom |
HCIE-Cloud Computing | HCIP-Cloud Computing | HCIA-Cloud Computing |
HCIE-Cloud Service | HCIP-Cloud Service | HCIA-Cloud Service |
HCIE-openEuler | HCIP-openEuler | HCIA-openEuler |
HCIE-GaussDB | HCIP-GaussDB | HCIA-GaussDB |
HCIP-AI | ||
HCIE-AI Solution Architect | HCIP-AI Solution Architect | HCIP-AI-MindSpore Developer |
鸿蒙应用开发者基础认证 | 鸿蒙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 | 鸿蒙应用开发者定制课程 |
发布时间: 2024-03-15 14:38:17 点击量: 701
大家好,我是来自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李同学,我在2024年1月3日通过了华为Datacom-HCIE认证,在此把我的一些考证心得分享给正在备考的同学们。
感谢讯方的老师们
我能通过HCIE考试,离不开各位讯方老师的教导。感谢辛蕾老师为我备考IE之路保驾护航,感谢前期理论阶段王安格老师在我出现问题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也感谢后期实验部分邱贤滢老师在我松懈时给予我的提醒,以及临近考试的嘱托!是讯方老师们的认真负责才让我收到了这封通过考试的邮件。
讲|师|介|绍
王安格老师
智汇云校网络中心资深讲师
主要负责华为数通方向、安全方向及无线方向的教学,拥有三年教学经验,参与华为安全系列教材编写,交付院校10所+,学生超千人。
讯方网络工程师,目前负责Datacom、R&S、无线等的授课工作,具备理论结合项目的技术能力。
负责华为Datacom理论授课及实验指导、课程答疑。
讲|师|介|绍
邱贤滢老师
华为数通认证IE讲师、华为云计算认证讲师
负责华为云计算课程授课与实验辅导,教学风格幽默风趣,讲解知识点详细透彻,注重细节。在课堂中擅长通过举例帮助学员建立对新知识、新概念的初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课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华为认证讲师,在华为认证领域有HCIE-Datacom、云计算等相关证书。
参与讯方技术创业壹号机房网络割接项目,负责割接方案输出,执行、守局等。
备考注意事项
重视理论课学习
报名后,第一步就是先听老师讲理论课内容,这段时间大约有两个多月,不要看轻理论课,一定要做好笔记,因为老师讲课的时候会告诉你考试的重点。
同时,听完理论课会对后边做实验和后面的工作面试提供很大的帮助,懂了理论再去做实验,理论和实验结合对所学知识点也会有更加深刻地理解。
上完理论课后,我休息了两天时间,之后根据自己的笔记,用了半个多月把理论以及涉及的实验练习了一遍,不懂的立马问老师,老师也会很耐心地讲解,最后也顺利通过了笔试。
笔试后调整心态
考过笔试后,说实话,当时想放松一下。还好我们宿舍都是备考IE的,所以看到他们起早备考实验,我又重新燃起激情,和老师沟通直接预约了实验考试,昂贵的考试费和收到的考试邮件,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也让我再次认真起来。
考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千万不要有任何的掉以轻心,通过笔试不代表通过了考试,正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考证笔记
备考需要有很强的毅力和恒心
我开始备考实验是到9月初,实验其实是最熬人的部分,因为首先要练准确度,最后还要进入速度和熟练度的练习,所以实验要花费很多时间,一天几乎除了睡觉和吃饭就是在练习,因为Datacom的实验分为四个部分,八个小时的考试时间也是比较紧的,所以平时练习的时间会更加漫长,大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考试过程中的建议
考试当天,我虽然没有那么紧张,但仍然感到有些压力。这里分享一下我在考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考试过程中的小细节
充分利用时间
我们是提前进去的,考官讲了考试注意事项,然后也告知我们现在可以去上厕所,考试过程中不可以上厕所。
我在实验备考老师的考前建议下,好好利用了这十几分钟的时间,把X园区的脚本写完了,以及Y园区的设备名称。
尽量不要慌张
正式考试时我先是将mobax里面的设备全部改名开启超时并且修改密码,这个时候我就已经发现我的题目是SR,所以就有点慌了,然后就打开考试题目看了有没有修改参数以及变题,虽然我的SR准备得非常充分,但是当考试时抽到的是SR,还是很慌张的。
迅速调整心态
幸运的是,之前反复练习的基础还在,并且我牢记了老师给的考前注意事项,所以我迅速调整心态,开始默默地答题。
在考试过程中,我上午完成了X园区以及Z园区,但是不幸的是SR出现了问题,排了一个小时左右还没有排出来。
学会随机应变
我放弃了继续排除,立马就去做Y园区,到中午吃饭时,我的Y园区大概差不多做完了一大半,中午吃饭也是没有心情,脑子里一直在想Z园区哪里出了问题。
幸运的是下午我将Y园区完成之后,想起来了老师说了SR考场设备可以和平时的练习设备有些区别,之后我就修改了平时练习的参数,发现现象出来了。这时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所以我们在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机应变。
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
做题顺序
我做题的顺序是先做X区域,然后是Z区域,最后是Y区域、编程和论述。
上午完成了X区域、Z区域和Y区域的一大半,整套完成后,我大约还有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来验证以及排错。
幸运的是下午排出Z园区的问题后,做整体验证的时候也没有出现问题了,PY也是一次出现象。
时间分配
建议每个区域所用时长如下:X区域最多不超过1小时10分钟,Z区域(MPLS版本)不超过35分钟,SRv6版本不超过40分钟,Y区域不超过1小时10分钟。
一定!一定!一定要仔细认真地做Y区,因为一旦出现排错,就会很麻烦。编程不超过30分钟,论述不超过50分钟,要留出时间进行排错。实验其实就是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越快越好。
写在最后
在做练习时,大家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会导致战线拉长,忘得比学得还要快。因此要加强毅力和恒心,大量练习将失误控制到最低。听从老师指导,坚持不懈,下一个IE就是你!
再次感谢讯方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感谢你们!希望讯方蒸蒸日上,越来越好,也祝小伙伴们早日喜提水晶杯!
相关阅读 >>>更多